一、質量保障措施
選擇優質材料供應商:
供應商評估:
展廳家具定製時,要對材料供應商進行嚴格的篩選和評估。查看供應商的資質證書、生產規模、行業口碑等。例如,對於木材供應商,了解其木材來源是否合法,是否有可持續發展的森林資源供應渠道;對於板材供應商,查看其是否通過了相關的質量認證,如 ISO 9001 質量管理體係認證。同時,向供應商索要材料樣本,對材料的質量進行實際檢測,包括物理性能(如強度、硬度)和外觀質量(如紋理、色澤)等方麵。

建立長期合作關係:與優質的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。這樣不僅可以確保材料的穩定供應,還能在價格和質量控製方麵獲得更好的保障。長期合作的供應商會更加注重產品質量,以維護合作關係。例如,在定製大量的金屬展示架時,與可靠的金屬材料供應商合作,可以保證每次提供的鋼材或鋁材質量一致,有利於保證家具的整體質量。
嚴格的製作工藝監督:
生產過程監控:在家具製作工廠,安排專人或委托第三方質量監督機構對製作過程進行監控。對於木工工藝,檢查木材的幹燥處理是否符合標準,因為未充分幹燥的木材在使用後容易出現變形、開裂等問題。例如,實木展示櫃的木材含水率應控製在一定範圍內,一般在 12% - 18% 之間。在家具的榫卯結構製作過程中,監督榫頭和榫眼的加工精度,確保緊密配合,這關係到家具結構的穩定性。對於金屬工藝,要檢查金屬部件的切割、焊接質量。焊接處應平整、無氣孔、無裂縫,確保金屬展示架等家具的強度和安全性。
質量檢測節點設置:在家具製作的關鍵節點設置質量檢測環節。例如,在家具框架完成後進行初步檢測,檢查框架的尺寸精度、結構穩定性;在表麵塗裝或貼麵完成後,檢查表麵質量,如漆膜的厚度、光澤度、附著力,貼麵的平整度、貼合度等。對於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,要求工廠及時返工,直至達到質量要求。
成品質量檢驗與驗收:
外觀質量檢查:在展廳家具定製完成後,對成品進行全麵的外觀檢查。檢查家具的表麵是否平整光滑,有無劃傷、磕碰、裂縫等缺陷。對於木質家具,查看木材紋理是否自然流暢,塗裝顏色是否均勻一致,有無流痕、氣泡等問題;對於金屬家具,檢查表麵的金屬質感是否良好,是否有鏽蝕、掉漆等現象;對於軟體家具,檢查麵料是否平整,有無汙漬、破損,填充物是否均勻飽滿等。
功能和尺寸檢驗:對家具的功能進行測試,如展示櫃的櫃門是否開關順暢、關閉是否緊密,抽屜是否推拉靈活,展示台的旋轉功能是否平穩、無卡頓等。同時,核對家具的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誤差應控製在允許範圍內。例如,展示架的層板高度、長度和寬度的尺寸偏差一般不應超過 ±3mm,以確保展品能夠準確放置。
二、環保措施
選用環保材料:
木材和板材:優先選擇經過 FSC(森林管理委員會)認證的木材,這些木材來自可持續管理的森林,確保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利用。對於人造板材,如刨花板、纖維板等,選用符合 E1 級或更高環保標準的產品。E1 級標準規定板材的甲醛釋放量每立方米不超過 0.124mg,這能有效減少室內甲醛汙染。例如,在定製展廳的木質展示櫃和辦公桌時,使用 E1 級以上的人造板材,可以保障展廳環境的空氣質量。
塗料和膠水:使用環保型塗料和膠水。水性塗料是一種環保選擇,它以水為溶劑,相比傳統的油性塗料,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含量大大降低。在家具塗裝過程中,減少了有害氣體的排放。對於膠水,選擇無醛膠或低醛膠,如大豆蛋白膠等天然膠水,這些膠水在保證家具部件粘結牢固的同時,降低了甲醛釋放的風險。
綠色製作工藝與設備:
工藝優化:在家具製作過程中,采用先進的、環保的製作工藝。例如,采用數控切割技術,可以精確切割木材和板材,減少材料的浪費和粉塵的產生。在塗裝工藝方麵,推廣使用靜電噴塗技術,這種技術能夠使塗料更均勻地附著在家具表麵,提高塗料的利用率,同時減少噴漆過程中的漆霧和VOCs排放。
設備升級:使用環保型的生產設備。例如,安裝有效的粉塵收集係統,在木材加工車間收集木屑和粉塵,防止其擴散到空氣中,不僅改善了車間的工作環境,也減少了對周圍環境的汙染。對於噴漆房,配備高效的廢氣處理設備,如活性炭吸附裝置或催化燃燒裝置,對噴漆過程中產生的 VOCs 進行處理,使其達標排放。
環保認證與檢測:
獲取認證:要求家具製造商提供相關的環保認證,如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(十環認證)。這一認證表明產品在生產、使用和處理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保要求,是產品環保性能的有力證明。對於出口的展廳家具,還可以考慮獲取國際認可的環保認證,如歐盟的生態標簽(EU Ecolabel)認證,以滿足國際市場的環保要求。
第三方檢測:委托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對定製的展廳家具進行環保檢測。檢測項目包括甲醛釋放量、VOCs 含量、重金屬含量等。根據檢測結果,確保家具的各項環保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標準。例如,在家具交付前,抽取樣品送到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,隻有檢測合格的產品才能進入展廳使用。